关于我们

你的位置:经纬纵横咨询 > 关于我们 >

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“浙”里,看中国

发布日期:2025-08-14 05:06    点击次数:146

余村新绿灵通,西溪晨雾苍茫,千岛湖碧水如镜,瓯江梯田层叠入云……

二十年,浙江用一笔笔“绿色修辞”,将山水田林湖草沙,写进发展的底色。

看山、看水、看田、看林、看共生……之江地面,铺满东谈主与当然的和解图景。

△杭州西湖山水景不雅

故事从矿山讲起

“两山”的故事,要从一座石矿村落讲起。

依然,山被一层层削去,留住的是尘土激越的石矿和满村的“水泥厂”。

△浙江湖州余村风貌

关停矿厂,复绿山体,安吉余村下定决心,把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刻进每一寸地盘。

二十年间,丛林隐敝率回升到82%,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205万元,村民东谈主均收入达到7.4万元。那块刻着“两山论”的石碑,如今成了无数东谈主打卡留影的精神地标。

△搭客在余村“两山论”石碑下拍照贪恋

“瑰丽乡村在这里真恰是终显然,不错算作一个示范。”

从石山到露营地、从矿坑到咖啡馆,余村的蝶变,也带动了掌握乡村的退换。依然被淡忘的“矿村”,成了年青东谈主列队打卡的热点地,一座座“绿色样板村”,正在悄然滋长。

△安吉红庙村灭亡矿山变身网红村咖

沿着这条路,来到良渚山眼下的国度版块馆杭州分馆。

昔时采石宕口转变为“文化绿谷”,矿坑复绿,溪流更生,建筑群如书卷般层层铺展。它不仅储藏中中漂后的“版块之根”,更用一座展馆,记载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浙江样本。

△杭州国度版块馆文润阁

清流津润处

若是说山是浙江的骨架,那水,等于浙江的血脉。

上世纪80年代,跟着城市化加快,西溪湿地一度面对湖体萎缩、鱼虾绝迹的逆境。

2003年,西溪迎来新生。引水入城、截污纳管、清淤换取、生物成就——一场东谈主与当然的对话在这里伸开。

△京杭大运河杭州段

“水是湿地的灵魂,当然生态之好意思是西溪湿地最内在、最艰难的好意思。”

如今的西溪,水谈如巷、河汊成网,971种维不竭植物、224种鸟类、918种虫豸在这里繁殖繁殖,四时皆表象,湿地成绿肺。

△杭州西溪湿地

水脉向东,碧海银滩亦然金山银山。宁波象山,依海而生,这里领有浙江最长的海岸线。

频年来,象山成就了受损的海岸线,保护起丰富的海洋生态,尤其是“西沪三宝”——紫菜、海带和苔条。这些海洋植物多数接收二氧化碳,不仅净化了海水,还能用来卖“碳汇”得益。

△象山渔民收割海带

滨海散步谈与古谈交汇蔓延,万亩滩涂成了期望盎然的“海上牧场”,海洋生态与蓝色经济,在这里终显然双赢。

△象山衡山船埠

荒野进取 万物滋长

山连着水,水润着田,田守着家。

在丽水云和,一幅重重叠叠的梯田画卷在目下铺展。

△丽水云和梯田日出云海

这里曾是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,地盘艰苦,年青东谈主出门打工,梯田荒野成了一皆谈“伤痕”。

云和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成就,计帐杂草、成就田坎、开通水系,让梯田再行蓄起山泉、锁住水土。

千年梯田建起国度级湿地公园,2024 年,云和梯田景区接待搭客192 万东谈主次,旅游耗尽达3.57 亿元,分歧较上一年增长 86.91%、79.84%。

△云和梯田根坑村

一边是“梯田稻米、纯酿、老茶”的地标居品,一边是“稻田养螺、养鳅、养鱼、养鳖”的共生经济。

一派梯田,撑起一方产业。政府搭台、企业助力、农户受益。依然的“空腹村”,正在热插手闹地“长回归”。

△搭客在田垄间穿行

一林一竹一“炭票”

从荒野到山林,绿色产业也在暗暗拔节。

浙江丛林隐敝率达61.36%,林业不仅是生态樊篱,更成了村民增收的“绿矿”。

△浙江莫干山云海

以杭州淳安为例,山林苍翠,林上修谈筑池、建房架网,荒山成了“拎包上山”的设施林场。

林下黄精、覆盆子杂沓铺展,药农穿梭其间,仿野生训导把“淳六味”从林间奉上货架,绿水青山也成了家门口的增收账。

△淳安农民展示灵芝等林下作物

除了林,竹也孕育着新机遇。

湖州安吉百万亩竹海,一根竹子能变身3000多种“以竹代塑”居品。

△湖州安吉县竹成品展示

通过寰球首个县级碳汇交游平台,安吉把84万亩竹林纳入“碳票”料理,竹子每长一截,林农的收益就涨一分。企业买下碳汇来对消排放,收益则反哺给农户,户均增收特等8000元。

△车辆在安吉竹林间穿行

此处最江南

山水之间,万物共生。

朱鹮对栖息环境条目极高,需干清水源、魁岸乔木和丰富食品。

湖州德清通过退耕还湖、水体处置、湿地成就,为朱鹮营造了理思栖息地。

△德清下渚湖朱鹮凌空翱游

在握续优化生态的同期,德清赓续攻关东谈主工繁育本领,朱鹮种群从开始10只增长至960只,成为寰球最大东谈主工繁育基地。

生态红利也转念为绿色产业,稻田养鱼、湿地养虾,生态绿币与绿色贷款让村民在“护鸟”中得实惠。

再往南,临安天目山被称作“大树王国”,一派原始丛林成为物种最竣工的逃一火所。搭客在千年古谈上穿行,眼下是苔藓蕨类,身旁是巨木参天,一步一景间感受生物各种性的期望盎然。

△搭客在天目山林间徒步

在温州三垟湿地,当地关停混浊企业、封堵排污口、清淤清水,重塑滩涂与水草交汇的湿地生态,昔时“烂泥塘”蝶变为外洋湿地城市,水鸟翔集、庶民乐游。

从山林到荒野,从滩涂到城市,东谈主与当然在共生共荣中重塑互相、喜忧与共。

△温州三垟湿地

从“浙”里看中国

青山绿水的故事正从之江地面

走向更轩敞的山川湖海

塞罕坝松林扎根荒野

库布其草方格遍布沙海

三江源水清如镜

北海红树林密布更生

……

绿水青山不仅是能算清的生态账

更是看得见的幸福感

在与当然的双向奔赴中

中国正在写下

属于这个期间的“东谈主地和鸣”

制片东谈主|王竹

撰稿|李子仪

统筹|俞倩倩

鸣谢|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总台浙江总站

©2025中央播送电视总台版权通盘。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使用。